精选文章

认识钱币2012-02-23
作者:周俊佑 
 
 
錢幣的由來在許多書本網頁中已有非常詳細的記載,在此簡單的說明一下錢幣的由來.
當人類從毛茸茸的傢伙變成無毛的文明動物開始,已經知道以物易物的道理,曾經歷了很長的一段時間,住在海邊的人常常撿貝殼來當裝飾的物品,像是項鍊等裝飾品。住山上的人拿獵物來換魚的時候看到貝殼很漂亮,當時因為沒有現代人所使用的冰箱,食物放太久會壞掉,用獵物換的魚太多吃不完的時候,於是換了一些貝殼回來當做下一次去換魚的代替品,由於貝殼數量有限,住山上的沒有貝殼可以撿只好用獵物的骨頭做成貝殼的樣子,貝殼在這個時候已經扮演了錢的角色,奠定錢幣發展的基礎.一直到銅的發現,他們已經有技術將銅做成各種不同的形狀並模仿貝和工具,後期錢的形狀固定成圓形,之後發展金、銀、鐵、鋁、鎳等金屬來製造錢幣,接著紙鈔,最後卡的世界。



認識錢幣

我第一次知道錢幣的存在大約是小學3,4年級的時候,當時常常很晚睡不著的時候看到父親在書桌看貨幣書,用放大鏡細細的觀察一枚怪錢幣,當時雖充滿著好奇也不多問,某一天在學校裏作白日夢無意間聽到老師說’洗錢’是一個不好的行為也不以為意的繼續作我的白日夢,也就沒聽老師解釋’洗錢’為什麼不好.放學回家父親下班,看到父親拿出一個裝滿錢的布袋,接著從浴室拿出一個臉盆開始把布袋裏的錢幣東搓西搓的洗起錢來了,當時的我真的很不高興了,原來父親一直做著’洗錢’這種不好的行為,至於如何不好卻又不懂,反正老師說的就是對的,從那天開始悶悶不樂,直到有一天又看到父親在’洗錢’,生氣的我大聲的說到:”爸!不要在洗錢了,我的臉都被你丟光了’,父親用很驚訝的表情看著我,我接著說”老師說洗錢是不好的事情為什麼你要做這種事”,父親聽了恍然大悟,登時大聲笑了出來,便帶我座在沙發上,跟我解釋老師所說的洗錢行為和他現在的洗錢行為是完全兩碼子的事,我害羞的說不出話來了,他笑著拿著剛洗完亮晶晶的錢幣,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麼嗎?讓我告訴你吧!,當天就是我第一次認識錢幣的日子.


我父親收藏錢幣到現在已經有30年的經驗,不但有很多要好的同好,也是我很好的顧問,在臺灣很多人問我家裏是做什麼行業的,我跟他們說:”我們家是做錢幣的”這時候你可以隱約的看到他們頭上冒出了超大型的問號…問道:”你們家是銀行嗎?“你會鑄錢幣喔?“是不是按一個按鈕就會有錢跑出來”等等的問題.都要讓我解釋很久他們才知道有錢幣商這種東西.
我有一些朋友喜歡搜集錢幣,每當他們得到想要的錢幣時總是會非常興奮,有朋友去他們家的時候就會把他們的寶貝拿出來給人家看,結果不懂得人只會隨便翻一翻看一看,然後還給主人,然後趁機找別的話題撇開錢幣。
但是同樣的情況在美國等國家, 他們一聽到coins(錢幣)馬上就懂了,會覺得這是一個蠻高級的職業.美國人的生活水準很高百姓的購買力也夠強,錢幣市場喜愛錢幣人也多.美國的ebay首頁直接就能看到錢幣的選項和圖片,不像臺灣經過好幾個連結才出現錢幣兩個字,光看亞洲錢幣等待交易的物品就有臺灣的好幾十倍,為什麼大部分的臺灣人說到錢幣大多都不太瞭解.
其實臺灣大部分人不太瞭解錢幣的原因.是因為臺灣在歷史上一直都扮演尷尬的角色,在歷史上的臺灣不是被西班牙和荷蘭人佔領就是常常被當成是蔣委員長或鄭成功暫時要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但主要的原因大概要從光緒21年的中日甲午戰爭說起,當時簽的馬關條約中將臺灣割讓給日本人管理,直到中華民國成立到民國38年以後才由戰敗的國民黨轉撥來台,從馬關條約到民國38年間剛好是銀元、錢幣盛行最高峰的時間.臺灣因為由日本統治所以沒有參與到這一段時間.這就是為什麼老一輩的臺灣人抽屜拿出來的老錢幣大多是日本錢幣較多.臺灣的搜集錢幣的人口現在還是以中年人居多,對錢幣知識專業的人更少,這些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更多人(尤其年輕人)能進入好玩的錢幣世界還能增加自己對歷史有更多的認知,然後更進一步的來學會如何投資錢幣.



錢幣是歷史的活化石

父親小時後家境並不是非常好,我奶奶是賣冰來養家的,父親經常看到賣剩的冰放久了就壞掉味道會變就得丟掉,當時爺爺哀怨的跟父親說如果可以找到一個行業,東西不會過期、不會退流行,甚至越放越值錢就好了,這些話深植再父親當時小小的心理,他曾經想過以後長大要賣葡萄酒,但當他更深入去瞭解酒的時候發現葡萄酒也是有最佳飲用的時期,而且喝完就沒了.當他退伍之後在某個因緣下認識了錢幣這種東西.他發現了這些錢幣不但放越久越值錢而且錢幣背後的一段歷史居然如此的真實.是歷史課本上不會提到的也不想去提的真故事.父親說如果爺爺還沒過世的話會對他老人家說他找到了錢幣這種東西.
他收藏了錢幣那麼多年曾經有不少在校教歷史的老師來跟他討論錢幣,有的人認為父親所講的歷史很可笑甚至歷史課本根本沒有提到的,父親介紹錢幣和貨幣史給他們認識後,他們居然對錢幣裏面的真實故事產生了尊敬.為什麼歷史課本不說明許多事情的真相,書中所寫的偉人真的是偉大的人嗎?日本人為什麼不將他們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對亞洲的傷害寫出來給下一代知道?.為什麼歷史要騙人,原因很簡單.因為歷史一定要騙人,歷史要教育下一代邪不勝正的道理,也就是所謂勝王敗寇,篡位前是判賊,成功後他卻是英雄,其實這是歷史不變的原則,就像現代也無時無刻的上演勝王敗寇的事情,未來也是一樣的.就像後浪推前浪,前浪因為後浪消失的無影無蹤,我們以前上網是使用netscape現在卻是用explorer一樣意思,explorer是王道那netscape跑哪去了,你必須要去拿人家不要的雜誌的最下層才翻的到netscape風光的時間.那歷史呢?那些被打敗的”敗寇”在書裏不容易找到了,他們的存在出現在錢幣上面.
錢幣最能反映事實.像孫中山先生幸亥革命成功後,就在槍桿子出政權的殘酷事實下,把總統大位讓給袁世凱,爾後就是一連串的軍閥鬥爭,直到民國十六年北伐抗戰勝利後才正式封孫中山先生為中華國國父,但孫中山先生已經去世了,民國元年的時候曾有孫像開國紀念幣,到民國十六年才大量鑄造成為國幣.而袁世凱之後到民國十六年間根本沒有國父像的錢幣來當國幣,大部份均為軍閥領袖,如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曹琨,張作霖等人的錢幣.可見錢幣的圖像永遠跟著各個朝代的權利者走.也顯現了歷史的現實和殘酷.
一樣的道理古代何嘗不是這樣,錢幣是不會騙人的,父親曾說錢幣絕對稱的上歷史的”活化石”.錢幣因為流通的關係不但看的到當時的政府經濟情況還能看到當時的鑄造技術,藝術、書法、文化等等.每一枚錢幣都有它一段獨特的歷史,鑒賞錢幣的同時就像欣賞一張張的歷史圖片.這就是為什麼錢幣收藏家對錢幣如此著迷的原因之一.



為何收藏錢幣?

許多不懂錢幣的人會不瞭解為什麼有人會搜集錢幣.錢幣雖然是古董的一種,但它絕不是只有收集古董花瓶或名畫等民藝品有錢人的專利.更不是像收集7-11Hello Kitty磁鐵的性質,錢幣屬於古董的科目中的一項,但是卻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最密切的,如果您不是錢幣收藏家,突然有一天經過一家錢幣店看到小時後所使用的錢幣或紙鈔,而價錢又不貴,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動心,買回去跟兒子或孫子續說當時使用這個錢幣時的生活環境的點點滴滴,讓您回憶的喜悅可能超過生活照吧!錢幣是唯一能將歷史整個連串起來的古董,因為只要有人類的時代開始就要用到錢來交易了.
錢幣好玩的地方在之前文章所提過的歷史意義以外,怡情,怡智,還有一個累積財富的功能.錢幣搜集的方向目標正確的話能產生可觀的財富.
再這邊舉一個真實的例子,父親的一位同好陳先生再40歲時喜歡上錢幣,當他更深入的瞭解錢幣以後簡直是愛上了它,他決定將他工作每月所存的私房錢全部拿來投資錢幣,他認為錢幣本身就是財富.之後他用他每個月存下來的錢加上他對錢幣獨到的眼光和家父的幫助來購買錢幣.在他的感覺買錢幣就像將錢存入銀行一樣有儲財的作用,有時候為了買一枚好品相,珍稀高價大的錢幣,他也刻意多存幾個月將它買進收藏.他預計65歲退休賣錢幣養老,又可以到錢幣店找同好分享交友,現在他65歲歲退休了,令他意外的是他收藏的錢幣不但達到儲蓄的效果,有些錢幣像股票一樣已經升值好幾倍了,變成錢幣商的搶手熱門貨,錢幣商願意出高價跟他’挖寶’,他意想不到的是投資錢幣所產生的財富大到讓他出乎當時的意料之外.讓他的退休生活更有意義,也發了一大筆財又成了錢幣界大家尋寶的對象.
另一個例子也是發生在一位父親的同好,一位醫生,在他祖母過世前拿了兩枚龍銀錢幣給他,他將這兩枚龍銀當成無價之寶,直到有一次在錢幣市場發現一模一樣的龍銀,發現到原來手裏當成寶的龍銀只值不到幾百塊錢,讓他對錢幣產生了好奇,於是買了幾本貨幣史的書研究.開始與錢幣商購買搜集錢幣.對錢幣的熱愛的程度高到連老婆都開始碎碎念了,有時候看到家父手中的好貨都會忍不住放入口袋高興了好幾天,雖然他現在還沒退休,他的錢幣收集本裏的錢幣現在已經是內行人眼中的高檔貨了,對於某些’寶貝’就算天價也不願意割愛可算是標準的錢癡.
雖然錢幣致富的列子不只這些,但是由這兩個例子可以發現錢幣是直得投資的,事實上我認為有九成的人收藏家看到了這一向好處而搜藏錢幣而有一成的人可能是因為錢幣圖案美麗等原因而收集,這些人通常不會考慮賣出的價錢,而是純欣賞.
陳先生當初搜集的方向和重點都有抓到,初學的收藏家搜集錢幣的方向和重點一定要抓到,就像買房子一樣買對地段可以讓你發大財買錯地段會讓你賠死,錢幣的重點除了’物以稀為貴’四個字之外更重要的是”品相”增值空間(品相和增值空間將會在後面的文章做深入的分析).



搜集錢幣的方向重點

之前所提到的陳先生搜藏錢幣的方向正確,專挑品相好的收,才會有今天的成果。其實好品相的錢幣早期並不難找,差價不大。如民國70年左右國際的銀價很高,普通一枚袁世凱銀幣(大頭)就有800元台幣的銀價,全新的只要1200元台幣就可以買到。到了民國80年國際銀價大跌,"大頭"一枚跌到400元台幣。但全新的品相卻漲到3000元。尤其民國85年左右國際的銀價跌掉最低點一盎司只剩不到四美元時,一般普品大頭.同行買賣價差不多150~160台幣之間.但天津版大頭全新品相已經超過10000元台幣了.從這證明好品相錢幣是不會跌價的.但唯一例外的就是西元1991年美國GOODMAN把他的藏品拿出來拍賣.裏面不乏一些好品相的稀有錢幣.當時的確轟動整個錢幣界,但一般成交價不高.經常聽到一些泉友討論很後悔沒出高價,讓一些想要的錢幣擦身而過,懊惱不已,爾後四年間稀少的好品相錢幣一直很少出現,直到西元19946月已故錢幣大收藏家黃元文的藏品交由香港錢幣公司公開拍賣,一些泉友摩拳擦掌好像久旱甘霖.適時香港跑出了兩位怪傑,可能財力相當雄厚.一些珍稀錢幣都是誓在必得,竟把價錢抬翻了天,戶部一兩銀幣一般的行情約為台幣40~50萬之間,竟以300多萬台幣落槌.一些普通錢幣也應聲暴漲,瞬間中國錢幣行情大亂,當時專家眼鏡跌破一推,直呼這不能代表行情,果然兩年間各地拍賣稍有回溫,戶部一兩成成交價都再100萬上下.在也無法跌回原來的價錢了.而在西元1996.江蘇有一大豪院翻修竟發現有兩罐錢幣銀元.有安徽省銀幣,江南省造銀幣,很多都是全新品相之前很少出現.又再度掀起好品相錢幣的漲風.當時成交價一直破紀錄.一直到西元2000年行情才回跌,有部分現在拿出來賣都要賠錢.但最近這幾年大陸泉友也慢慢接受好壞品相的差價,好品相愈來愈難求.北京大型的錢幣拍賣會.好品相錢幣已經有競標的現象了,甚至在創新高價.
一枚錢幣流傳這麼久還能保持新的狀態是非常稀少的,由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到一個結論,品相在錢幣搜集領域裏是個很重要的重點.




紀念幣與流通幣

紀念幣與流通幣最大的不同是品相與未來的身價,一般紀念幣是為紀念某人,,物所發行的,例如民國初年的人像紀念幣飛龍,除世昌,曹琨,段其瑞等等.通常是收藏無法流通的錢幣,沒有流通當然長時間下來品相受損程度輕微,未來好壞品相差價頂多只有1~2.
而流通幣例如江南各省龍銀,四川省龍銀等.流通幣顧名思義就是在貨幣流通市場傳來傳去,到最後可能就面目全非了,除非有心人在錢幣剛出爐時就小心收藏.就因很少人會這樣做.留存下來的好品相流通錢幣在物以稀為貴的理論下差價會非常巨大,上千倍的差距也不足為奇.
以現代紀念幣來說例如一般建國,總統就職,棒球,亞洲郵展等,這些紀念幣都經過良好的包裝和壓克力殼的保護,很少人會拿出來賞玩,所以紀念幣經過許多年大部分都依然全新,品相就不是很重要了.如果你口袋中的105元硬幣將來一百年後要找出全新的品相當然難度比較高.(如果想造福後代現在就把你的硬幣包好收起來吧!.).





錢幣的等級,品相和原光

‘增值空間’這四個字的魅力很簡單,就是‘賺錢”兩個字,構成增值空間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錢幣歷史背景和稀有度之外品相和原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中國貨幣史話>的作者張惠信曾經與父親辯論過品相的問題,張惠信先生當時認為錢幣商借著錢幣品項問題.而大抬幣價.故他認為搜集錢幣只要在齊全,品項的差價他不接受的,並鼓勵收藏家不需要去追求好品項的高價錢幣並在民國80年間的郵幣專門報紙大明報刊登文章,家父也刊登了反駁的文章,認為將來好品項的錢幣會漸漸被收藏而減少,將來差價會越來越大,而鼓勵收藏家甯缺物濫.對於大明報的反論,張先生為此與家父當面辯論,經過了十幾年的今日,世界各大錢幣拍賣會所成交的紀錄,品相差價的確一年一年拉大差距的現象,證明家父的主張是對的.

一般錢幣同好們搜集錢幣一段時日後.對於品相的認定總會出現瓶頸一頭霧水.有時專家說一套,幣商說一套無所適從.其實那是東方人和西方人認定上的不同,每個國家的歷史演變都不盡相同.應該要以歷史背景來作認定,早期美國的造幣廠設備非常完善,品管嚴格.所以機鑄幣(機器鑄造的錢幣)都很精良讓錢幣有許多條件來做鑒定和細分,美國最大的品相鑒定公司PCGS就以一貫的科學方法來鑒定每一枚美國錢幣的品相分級,例如摩根銀元,他們先以放大立體模型來區隔一枚錢幣厚度的最高的部份(就是摩根額上的發絲)磨損程度與原光情狀做很細的區分,剛開始PCGS鑒定公司標準很高,要超過MS65的品相少之又少,而近年來不知哪來的風潮.任何國家的錢幣都往美國比較大的鑒定公司送,好像多個塑膠殼就身價百倍,由於訂單太多加上要接近PCGS所訂的BU等級幾乎沒有,所以那些鑒定公司的標準就放低了不少,都將送來品相等級向上提升一級.另外美國鑒定公司對於中國的錢幣瞭解有限,鑒定結果經常讓一些中國錢幣的前輩專家不認同.
其實中國錢幣的品相並不必要像西方人一樣鑒定的那麼細膩,這只會帶給初學者許多困擾.中國銀元史的發展晚西方甚多,又加上當時政局很亂,中央政府沒有一套標準來強加約束地方政府,所以各地方的錢幣都是自行鑄造的,導致許多鑄造出來的銀元的含銀量根本沒達到中央政府要求的90%,地方鑄造的含銀量頂多88%甚至有些70%或更低.這些含銀量過低的銀元到現代還經常被認為是偽幣.尤其袁世凱(收藏家稱之為大頭)銀元被討論最多.還有些錢幣的模具雕刻不夠深而形成錢幣圖案的積銀.通常被認為是磨損,甚至更可笑的是有些人將這些積銀重雕圖案來號稱全新未使用,真是畫蛇添足.在古錢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春秋戰國的空首布(早期的古錢有個特點就是都必須有個洞方便串連攜帶)出土後,有人認為破個洞而將它補起來,讓它變成最完整的空首布.由此可見因為歷史背景的不同使東西方品相鑒定上有所不同.


錢幣的原光在品相鑒定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任何一枚機鑄幣都在有壓力的印花模中出現圖案,故每一枚錢幣的誕生都會有它的表面出現原始的亮光,搜集錢幣同好們稱其為原光,原光如經過氧化或經常用手觸摸,會讓原光消失,不管任何洗錢的高手都無法讓其原光重現,所以原光在品相鑒定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手工錢並不是以機械來鑄造的因此沒有原光,手工錢在一般在世界錢幣目錄中定訂最高品相為極差品(XF).
以下列出六個常見的錢幣品相的等級
. 完全未使用(Brilliant Uncirculated) 簡稱BU 這個等級原光及圖案都要全留不能有傷,自然氧化很輕微.能見其底光.這種等級品相的錢幣式可遇不可求的)
. 未使用(Uncirculated) 簡稱UNC 同上,能允許細微小傷,小傷多寡及氧化情況可影響其價值),依小傷狀況有分MS60~70之間(包括BU).
. 接近未使用(About uncirculated) 簡稱AU 原光略退,小傷多但圖案完整.
.極美品(Extremely Fine) 簡稱XF 原光略存,圖案微磨
.美品(Very Fine) 簡稱VF 沒有原光,圖案正常磨損
.普品(Fine) 簡稱F 沒有原光,圖案磨損嚴重

美國普品中又細分Very Good(非常好), Good() Poor().這些中國人錢幣就通稱普品.




銀元該不該洗?
如果一枚銀幣有著自然的氧化原光較不鼓勵洗,一定會影響品相等級.
銀幣剛洗完後會出現雪白的原光,剛開始會誤認為更美,但這種亮光還是會很快的氧化,第二次洗不會有第一次的亮了,洗越多次原光就退越多,最後會完全失去原光.如果一枚錢幣的原光沒有了,為了賞心悅目就不反對洗了,洗錢的用意就是在意它的原光損壞,沒有原光的錢幣在洗也不會引響其品相了.
玩賞鑒定品相有特別要注意的事項,臺灣是屬於海島型氣候,使銀幣容易氧化,所以錢幣收藏儘量選擇乾燥的地方,在賞玩錢幣時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觸幣面,手汗遺留幣面的時間會讓手紋浮現而長留在幣面上,時間越久越難處理.正確的拿法是觸碰齒邊(齒邊的氧化在品相鑒定上並不會影響品相,除非因碰撞凹洞才會扣分),如果遇到高檔珍稀錢幣要掛口罩與手套,如果沒有觀看時儘量避開口鼻,觀看高度應在鼻子之上並且避免說話,如果因為口水蒸氣留在錢幣上,經過一段時間會長出一點一點的白點,我們稱它為幣癌,要處理一定會傷其品相.如有榮幸能參觀大搜藏家的泉品,這也是最基本的禮貌.(不然被人家當成是小白)




如何觀察原光

原光就像是錢幣的一件衣服,將錢幣拿在燈光下(珠寶燈下更明顯),將錢幣微微的搖動,錢幣表面上的亮光會有跑動旋轉的感覺,而沒有原光的錢幣表面的亮光不會跑動,有些錢幣就算自然氧化的很厲害看起來黑黑的但原光卻還在也是有的,觀察需要經驗的累積.
做個小實驗,拿出兩枚都有原光便宜的錢幣,將一枚寖入洗銀水中幾秒鐘後拿到水龍頭下沖洗,再跟另一枚比較,發現泡過洗銀水錢幣雖然亮的漂亮但是表面上的原光變的比較淡,就像脫掉一層薄薄的衣服一樣,之後將洗過的錢幣再泡入洗銀水等個幾秒拿起來,然後使用牙粉用力搓洗錢幣,用水沖洗乾淨,拿到燈光下再一次比較,洗過的那枚發出雪白的亮光看起來非常漂亮,但原光因為第二次使用牙粉完全洗掉了,如果將這兩枚拿到PCGS鑒定,那枚沒洗過的自然氧化錢幣等級一定比洗過的高. 但是鑒定公司會用高科技的儀器偵查出洗銀水的成分,到時候也只能退還給你上面留下簽名 cleaned(洗過)
鑒定費用就放在公司的保管箱,外面在加兩個大鎖跟你說對不起這枚洗過,但我們還是愛你
鑒定費用是不退還的

上一则 | 回目录 | 下一则